邁巴赫轎車的品牌歷史中有哪些重要事件?

邁巴赫轎車的品牌歷史中有許多重要事件。

威廉·邁巴赫設計了齒輪傳動鋼輪汽車,這一創(chuàng)新讓動力傳輸平穩(wěn)高效,車子堅固耐用且行駛穩(wěn)定,車身結(jié)構和懸掛系統(tǒng)也得到優(yōu)化。

邁巴赫齊柏林 DS7/DS8 車型十分重要,DS7 搭載 V12 引擎,鋁制缸體,排量 7L,3000RPM 時輸出 110kW 動力,還有完美流線型輪拱、迷人漆面和豪華內(nèi)飾;DS8 作為敞篷車型,優(yōu)雅美學設計達巔峰,儀表盤對稱,沿襲 DS7 的 V12 引擎,并改進化油器及點火系統(tǒng)提升性能。

邁巴赫 W3 是品牌首臺試制車型,1921 年柏林車展亮相,用直列六缸引擎和四輪剎車系統(tǒng),奠定敞篷/硬頂版車型設計基調(diào)。

W5 是 W3 大改款,提升內(nèi)外裝潢奢華程度,換裝更強力直列六缸引擎,提供豐富自定義選項,鞏固品牌在豪華車市場地位。

邁巴赫還為齊柏林飛艇設計耐用引擎,在航空引擎領域占重要地位。

1930 年,邁巴赫轉(zhuǎn)向公路汽車,造出風靡一時的 DS7,車內(nèi) 6 個座椅,有墊腳板、真皮內(nèi)飾和昂貴木質(zhì)飾板,采用 V12 缸發(fā)動機,但因經(jīng)濟危機未找到太多客戶,還有硬頂版和軟頂版。

1931 年推出 DS8,體量很大。

1921 年,威廉·邁巴赫與其子卡爾·邁巴赫在梅賽德斯奔馳轎車底盤上研發(fā)出第一輛邁巴赫轎車 W1,隨后推出 W3 等車型。

20 世紀 20 年代末期卡爾·邁巴赫著手開發(fā) 12 缸轎車發(fā)動機,1929 年制造出采用 150 馬力的 7 升 v12 發(fā)動機的邁巴赫“12 型”。

1929 年,威廉·邁巴赫去世,卡爾·邁巴赫推出邁巴赫齊柏林 DS7 車型,有雙門及四門敞篷版,不久后推出齊柏林 DS8 車型,換裝 8.0L 的 V12 發(fā)動機,最高時速創(chuàng)紀錄,其在 1938 年的車型在 2012 年 8 月拍賣出天價,配備罕見八速自動變速箱。

品牌標志由 2 個交叉的 M 組成,富有傳奇色彩。

特別聲明:本內(nèi)容來自用戶發(fā)表,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。

車系推薦

邁騰
邁騰
17.49-24.69萬
獲取底價
紅旗HS3
紅旗HS3
14.58-19.58萬
獲取底價
阿維塔07
阿維塔07
21.99-28.99萬
獲取底價

最新問答

斜交胎適合在普通道路上中速行駛。斜交胎即普通結(jié)構輪胎,其胎體簾布層和緩沖層相鄰層簾線交叉,與胎面中心線呈小于 90℃角排列,這一獨特結(jié)構讓它縱向剛性良好。在普通路況下,中速行駛時能憑借此特性為車輛提供穩(wěn)定支撐,保障行駛平穩(wěn)性與安全性。所以在
影響哈雷價格的配置有車身顏色、配件、座椅高度、油箱容積、輪轂尺寸、剎車系統(tǒng)、制造材料、手工工藝、技術功能以及定制選項等。車身顏色與配件不同會使價格有別,特殊配置往往更貴;座椅高度、油箱容積等不同,也會讓同系列車型價格產(chǎn)生差異。制造材料成本、
自己換備胎難度不大,只要掌握正確方法,多數(shù)人都能完成。換備胎前,需將車停在安全平坦處并做好警示,準備好工具。更換時,按步驟擰松螺栓、舉升車輛、卸下破損輪胎、安裝備胎并擰緊螺栓。雖過程不難,但實際操作可能會因力氣大小、找孔位等出現(xiàn)一些小狀況。
新能源車使用充電樁電費成本高低不能一概而論,會受多種因素影響。一般來說,家用充電樁成本相對較低,電費每度0.1元至0.5元,充一次電30元至150元,每公里費用約0.08元至0.25元;公共充電樁成本稍高,每度0.3元至1.0元,一次充電9
上劃加載更多內(nèi)容
AI選車專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