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車毫米波雷達的安裝位置有哪些講究
汽車毫米波雷達的安裝位置頗有講究。通常會安裝在車輛四個角附近、中網部位或前保險杠位置等,像方程豹豹 5 的雷達在中網下方,豹 3 在前保險杠位置。這是因為前部雷達可提前感知前方危險,后部雷達便于倒車防碰撞,車側前門雷達能預防側面碰撞。同時,安裝時對角度、高度以及與干擾物的距離等都有嚴格要求。
在角度方面,雷達垂直固定特征要與路面垂直,水平固定特征要與路面平行,pitch和roll角度公差需控制在+/- 4.5°內。這是為了保證雷達波能夠按照設計的方向和范圍準確發(fā)射與接收,若角度出現偏差,可能會導致探測的距離、角度出現誤差,進而影響整個汽車安全輔助系統的判斷。例如,角度偏差過大,可能使雷達無法準確探測到臨近車道的車輛,導致變道輔助功能失效,增加行車風險。
高度也是安裝時不可忽視的要點。補償車輛負載后,雷達最大安裝高度為800mm,最低為400mm。合適的安裝高度能夠確保雷達波有效地覆蓋車輛周圍的關鍵區(qū)域。如果安裝過高,可能會導致對近距離的目標物體探測不靈敏;安裝過低,則可能會受到路面雜物、積水等的干擾,影響雷達的正常工作。
另外,傳感器天線輻射錐前要遠離干擾材料或物體,特別是金屬等。因為金屬會對雷達波產生反射、吸收等干擾,嚴重影響雷達的探測性能。汽車前方的保險杠雖然是毫米波雷達常見的安裝位置后方,但保險杠的材料、厚度以及與雷達的距離等多種因素都需符合要求。否則,即使雷達安裝位置看似正確,也可能因保險杠的影響無法發(fā)揮出最佳性能。
而且,毫米波雷達裝在保險杠后還要注意不能誤觸發(fā)遮擋檢測。以SRR模塊為例,一般會安裝在車輛四個角附近,這樣既可以在保證自身性能的同時,有效利用車輛角落的空間布局,又能實現對車輛側面和后方一定區(qū)域的精確探測。
在安裝77GHz毫米波雷達時,不同車型的安裝細節(jié)會有所差異。如廣汽埃安用于盲區(qū)監(jiān)測系統的毫米波雷達,安裝過程中需要拆卸后視鏡鏡片、總成及車前兩側門板進行走線,并沿原車線路扎好線束固定,避免產生異響以及玻璃升降時碰到線束。而后杠兩側雷達的安裝,更是要格外注意角度不能有誤差,固定好后將主線束接入系統主機,安裝完成后還需檢測功能是否正常。
從外殼設計方面來看,為避免誤認,雷達外表面到第二表面有距離要求,外殼尺寸、厚度、材料也都有相應標準。這不僅關乎雷達的正常工作,也與車輛整體的美觀性和安全性有關。
安裝完成后,還有一系列檢查工作。要仔細檢查天線接口,防止出現電磁干擾;檢查本體外殼是否嚴密封閉,確保無水分進入;盡量讓雷達遠離電源與電器,以免受到干擾;室外天線不能安裝在易折斷或被擅自拆卸的位置。檢查完畢后還需要進行接口調節(jié)及程序設定。
總之,汽車毫米波雷達的安裝位置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,從大的安裝區(qū)域選擇到角度、高度的精確控制,再到安裝后的細致檢查與調試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緊密相連,共同影響著毫米波雷達能否發(fā)揮出最佳性能,進而保障車輛的行駛安全與各項智能輔助功能的正常運行。
最新問答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