輪胎什么情況下需要更換?
輪胎在達到使用壽命、磨損嚴重、出現(xiàn)損壞或老化的情況下需要更換。輪胎的正常使用壽命在 3 至 5 年,時間久了會自然老化,影響性能。當胎面深度小于 1.6 毫米,抓地力和摩擦力大幅下降,連續(xù)行駛易打滑。輪胎扎破孔大、修補過多,側面嚴重劃傷,或者鼓包,都存在安全隱患。而胎面及胎壁出現(xiàn)裂紋,也是老化的信號,此時必須更換輪胎,以保障行車安全。
從使用壽命來看,哪怕車輛使用頻率不高,大約5年后輪胎也會自然老化。老化后的輪胎會逐漸變硬,胎側容易出現(xiàn)開裂的情況。這不僅會讓輪胎的抓地力性能大幅下降,還隨時有爆胎的風險,為了安全著想,必須進行更換。
磨損程度也是關鍵考量因素。當胎面花紋深度低于1.6毫米,也就是磨損標記與胎面持平時,此時輪胎的摩擦系數(shù)顯著下降。在連續(xù)行駛過程中,尤其是在濕滑路面,車輛極易出現(xiàn)打滑現(xiàn)象,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車輛失控,所以這種情況必須更換輪胎。此外,當輪胎厚度磨損至距離極限標志4毫米左右,也就是距離凹槽最深處6毫米左右時,也建議及時更換,防患于未然。
輪胎出現(xiàn)損壞更要重視。如果輪胎扎破的孔比較大,或者修補次數(shù)過多,那么在高速行駛等情況下,爆胎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。因為頻繁修補會破壞輪胎原本的結構,影響其穩(wěn)定性。輪胎側面一旦被嚴重劃傷,同樣需要更換,胎側是輪胎較為薄弱的部分,嚴重劃傷會削弱輪胎的強度,導致行駛中胎壓不穩(wěn)定,甚至可能引發(fā)側翻事故。而輪胎鼓包更是危險,這意味著內部簾布層已經損壞,氣壓失控,外胎受力不均才形成鼓包,這種情況無法修復,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。
總之,輪胎關乎行車安全,我們要時刻關注輪胎的狀況,在上述情況出現(xiàn)時,及時更換輪胎,確保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安順利。
最新問答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