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些因素影響電動車的設計風格?

影響電動車設計風格的因素有很多。

首先是極簡風,這兩年一直流行,且受扁平化設計影響。更關鍵的是電動車內(nèi)部機械結構變化,前臉無需中網(wǎng)給發(fā)動機散熱,設計師有更大發(fā)揮空間。

其次是流線型,這是汽車設計趨勢,對電動轎車來說,能還原概念車外形,因為電動車高速行駛風阻導致能耗高,更流線型能大大降低能耗,增加續(xù)航。

再者,汽車設計的“同質化”也是影響因素。汽車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,很多造型設計基本定型,像模塊化平臺和產(chǎn)品矩陣概念,讓不同車型屬性大同小異。行業(yè)標準限制了設計師創(chuàng)新,消費者需求導向也導致不同企業(yè)調(diào)研結果相似,造出的車出現(xiàn)“同質化”。

還有就是一些傳統(tǒng)設計的保留,比如潰縮吸能空間,雖電動車無發(fā)動機,車頭無需放東西,但仍需車頭做潰縮吸能,保障安全。

另外,電動車自身設計也有難點。電機不夠緊湊,很多電車前懸長,頭重腳輕,可參考 Lucid Air 的同軸電機,提升空間利用率和前后負荷平衡。電池太厚影響造型和空氣動力學,可像上汽飛凡放倒電芯,或像阿維塔 12 等車企簡化電池包結構。懸架太高也影響美觀和空氣動力學,奧迪有塔頂開大洞或升級控制臂結構等解決方法。

最后,數(shù)碼科技帶來的 SDV 軟件定義汽車,使新能源車標準化,加上國產(chǎn)品牌設計理念不成熟,導致電動車同質化高。但未來電動車應克服這些難點,形成獨特設計風格。

特別聲明:本內(nèi)容來自用戶發(fā)表,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。

車系推薦

奧迪A4L
奧迪A4L
28.98-40.08萬
獲取底價
風云T9
風云T9
12.99-19.39萬
獲取底價
捷達VS5
捷達VS5
8.79-12.19萬
獲取底價

最新問答

傳祺大師在設計上獨具魅力,涵蓋外觀與內(nèi)飾諸多獨特之處。外觀上,其前臉有直瀑式進氣格柵、雙橫幅格柵、獨特豎扇形格柵等多樣設計,搭配矩陣式全LED大燈、羽翼前燈等,科技感與霸氣感兼具;車身線條流暢,懸浮式車頂、“雙眼皮”輪眉等設計新穎;車尾的貫
普通家用車輪胎價格大致在 100 元到 2500 元的區(qū)間。普通國產(chǎn)輪胎價格多處于 200 元到 1000 元每條,進口輪胎則在 400 元到 2500 元。各常見品牌價格有別,比如米其林 400 - 2500 元,馬牌 300 - 200
進口塞納的操控性不錯。在動力上,它的加速性能滿足家用需求,尤其在 100 至 140 公里/小時區(qū)間,加速出色且超車平順。剎車線性感強,制動力充足,給予駕駛者足夠的信心。懸掛系統(tǒng)在直線高速行駛時支撐性佳,帶來良好駕駛質感。在 MPV 領域,
恒馳 7 的具體動力性能雖未完全公布,但參考恒馳 5 及相關情況推測,其表現(xiàn)值得期待。恒馳 5 動力性能已較為出色,單電機最大功率 150kW,加速響應迅速線性、推背感強。恒馳 7 作為后續(xù)車型,有理由相信會搭載更強大動力電機和更大容量電池
上劃加載更多內(nèi)容
AI選車專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