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度與激情3&4登場車型 日系街跑搶眼
【太平洋汽車網(wǎng) 汽車文化】你很難讓美國人承認“速度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”這條真理,因為在他們的認識中(也就是電影中),即便是再牛叉的原廠超跑(就不提到這些車多半屬于靠壓榨勞動人民發(fā)家的萬惡資本家/大反派了),也是會輸給主角開的肌肉車甚至是日系街跑的。上兩期文章我們主要鑒賞到的是來自美系品牌的經(jīng)典肌肉車作品,適逢本期盤點的電影作品包括了第三部《東京漂移》,我們就換換口味來看看那些被好萊塢認選中的日系街跑吧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● 那些值得尊敬的車型:
日產(chǎn)Skyline GT-R R34
日產(chǎn)GT-R相信對非車迷來說都已經(jīng)是耳熟能詳了,光是深圳的GT-R事件就已經(jīng)讓其名揚國內(nèi)。作為日產(chǎn)的頂級性能跑車代名詞,GT-R出現(xiàn)在《速度與與激情4》中并成為主角的座駕是理所當然的。而《速度與激情4》里的GT-R,是隸屬于早前日產(chǎn)Skyline(國內(nèi)有翻譯作“天際線”或“地平線”的)的Skyline GT-R R34。
最早的日產(chǎn)Skyline GT-R是日產(chǎn)在1969年推出的KPGC10車型,搭載的是最大功率為120kW(160PS)的2.0L直列六缸發(fā)動機,匹配5速手動變速器?,F(xiàn)在來看初代Skyline GT-R性能算不上出彩,不過好歹也是Skyline GT-R的開山之作。
影片中出現(xiàn)的那臺騷藍色Skyline GT-R是日產(chǎn)在1999年推出的第五代車型Skyline GT-R R34。這一代車型的動力可遠非當年初代車型可以相提并論的。其實早在其第三代R32車型時,Skyline GT-R就在多場賽事中因出色表現(xiàn)而名聲大噪。而R34則是Skyline GT-R系列的巔峰車型??梢哉f,R32、R33和R34這一系列帶“R”字的Skyline GT-R才是車迷心目中真正的“東瀛戰(zhàn)神”,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,是因為從R32開始,Skyline GT-R系列就沿用著日產(chǎn)強大的RB26DETT 2.6L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。
早期的第三代R32車型的最大功率為206kW(276PS),這是當時日本法律限制的結(jié)果,這也是當時日本無法推出重量級超跑的原因之一,后來推出的R34標稱功率也是206kW。有懷疑份子表示這個功率似乎很難達到R34實際所能達到的性能,于是有人實測后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R34實際功率至少為244kW(332PS),遠大于標稱功率!這和當下某些車喜歡虛標功率的做法可謂大相徑庭,日產(chǎn)真是務(wù)實極了,雖然這多少也是被法律逼急的原因。
影片中,R34是主角歐康納在系列第四部影片中的主要座駕,并在影片中期一場大賽中與哥哥的雪佛蘭Chevelle(接下來就會介紹到)大戰(zhàn)街頭,精彩絕倫。無論您看沒看過《速度與激情4》,我們都建議您回頭補習(xí)一遍。
1970款雪佛蘭Chevelle SS 454
再也別一提肌肉車就“大黃蜂大黃蜂大黃蜂”地起哄了,那車怎么算也只能算臺Pony Car(就是比肌肉車稍低一級的車型,代表作為福特野馬),即便只考慮通用陣營,那個年代真正稱得上肌肉車的應(yīng)該是Chevelle SS。
Chevelle雪佛蘭旗下堪稱最為成功的車系之一,分級上屬于中級尺寸轎車,在1964-1977年間共有三代作品誕生,而參演《速度與激情4》的這臺,正是最經(jīng)典的第二代,而且還是這里面最暴力的SS 454車型。
在雪佛蘭的產(chǎn)品線當中,“SS”這個后標代表的意思就是高性能版車型,換句話說就是排量/輸出更大的V8引擎。至于到底有多大?454這組數(shù)字其實就揭示了這一問題的答案,因為454正正就是指的排量,不過單位用了當時在美國更為流行的立方英寸而已,換算成公制單位大概就是7.43L,嚇死人!
而這排量堪比拖頭的V8引擎其實有一個聽上去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:454 Big Block LS6,大排量+大缸徑+高壓縮比(具體數(shù)值為11.25)的設(shè)定可見它在制造當初便指向高轉(zhuǎn)的功率輸出,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高性能引擎。其最大功率可達到331kW(450PS),峰值扭矩更是瘋狂的678Nm。雖然發(fā)動機參數(shù)如此暴力,但Chevelle SS 454的0-100km/h加速時間竟長達6秒出頭、極速更低至209km/h,如今一個強一點的小鋼炮就可以秒掉它了,只能說它匹配的4AT變速器害人害己??!
值得一提的是,Chevelle車型還孕育了另外一個隸屬雪佛蘭品牌的傳奇車系:Malibu/邁瑞寶。Malibu起初是Chevelle車系里最高端型號的名字,而到了后來由于公眾的認可,有著Malibu徽標的Chevelle竟然反而成了主流。甚至于77年Chevelle停產(chǎn)之后,Malibu還一直延續(xù)到了今天。
● 那些值得記住的車型:
寶馬M5 E39
寶馬M系列可謂威名遠揚,而影片中出場的是第三代寶馬M5,俗稱E39 M5。這一代寶馬M5在M5史上可謂意義重大,因為它相對于上一代E34 M5動力上可謂有著突飛猛進的改進??梢哉f從E39 M5開始寶馬M5才真正讓人們了解到M5就是高性能豪華轎車的代名詞。
其實早先寶馬并沒有打算為E39那一代的5系推出一款M級別的高性能車型,當年的540i已經(jīng)足夠強悍了。結(jié)果那個時候捷豹推出了XJR、奔馳推出了E55,顯然僅靠540i去競爭會讓寶馬臉上無光,寶馬的M部門必須有所回應(yīng),于是E39 M5在1998年誕生了。
相比E34 M5采用的3.8直列六缸發(fā)動機,E39 M5一下子跳躍到了4.9L V8發(fā)動機。這款發(fā)動機代號為S62,是寶馬M62系列發(fā)動機的頂級性能版本,當年寶馬最強悍的發(fā)動機之一。這款4.9L V8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最大功率可達294kW(400PS)、峰值扭矩達到500Nm。0-100km/h加速僅需4.8秒,在紐伯格林北環(huán)賽道上也創(chuàng)下了8分16秒的成績。這個性能在當今眼光看來依舊出色。要知道這可是一臺中大型豪華轎車。
不過在影片中,E39 M5打醬油的成分有點重。雖然鏡頭很多,改裝得也很帥氣,只可惜最后還是落下了個車毀人亡的下場。不知道導(dǎo)演是不是故意要黑寶馬,在最新的《速度與激情6》中,更新一代的E60 M5結(jié)果也很悲慘。回想起《變形金剛2》中出場沒幾秒中就被劈成兩半的奧迪R8,看來德國高性能車在美式勁爆動作片中永遠得不到主流地位的對待。當然也有一個說法,那就是寶馬一直不肯給《速度與劇情》系列贊助,所以……
蘭博基尼LM002
在《速度與激情4》中,有一輛黑色的越野車占用了大約幾十秒的鏡頭,這就是蘭博基尼LM002。它作為黑老大的頭兒,在影片中打醬油的成分居多,但是想必喜歡且了解蘭博基尼的人看到LM002肯定激動,光是制片人專門去找來這輛LM002就已經(jīng)很不容易。很多人知道蘭博基尼要推出SUV了,但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蘭博基尼曾經(jīng)也推出過SUV。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來看看這款蘭博基尼史上首輛SUV。
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理解,LM002都只能算是一個代號,其實就是Lamborghini Militaria(蘭博基尼軍用車)二型的意思;它在原型車階段時還有一個更符合其意大利血統(tǒng)的名字:Cheetah(騏達?)。Cheetah的研發(fā)的目的是參與美軍當時的軍用越野車競標,因此完全按高戰(zhàn)略機動性、高戰(zhàn)術(shù)機動性、高防護性、高隱蔽性、組件結(jié)構(gòu)的軍用標準設(shè)計,這點通過它極其簡陋而暴力的外觀也能略知一二。
可惜的是,即使Cheetah有著贏得軍方訂單的一切條件,但于加州沙漠那次軍方測試中發(fā)生的撞毀事故,再加上它那來自克萊斯勒的不甚靠譜的5.9L引擎,都成為了它被罰離場的充分依據(jù),最終成就來自通用集團的悍馬奪標,后者更因此而一夜成名。
總的來說,蘭博基尼LM002既是一件失敗的作品,也是一款成功的車型。它雖然在與悍馬爭奪美軍標書的比拼中落敗,但在化作民用之后,卻獲得了比悍馬高出一截的地位。當然,這兩者的品牌價值本身就或多或少地導(dǎo)致了這結(jié)果的產(chǎn)生,但LM002之上所體現(xiàn)出的一些奇思妙想也的確是至今不能被超越的,畢竟經(jīng)典的誕生也需靠實力。而對于它,筆者想以一個問題作最后的總結(jié):在沙漠中,除了他們所乘坐的這頭“蠻牛”之外,還能有什么動物供王公貴族們獵殺呢?
2003款道奇Viper SRT10 敞篷版
在《速度與激情3》中的一開頭,一輛騷紅色的道奇Viper(可譯作“蝰蛇”) SRT10就出場了,開著它的是一個美國富二代,受了主角的挑釁,于是跑去和和主角的“破車”一決高下……結(jié)果自然沒啥好下場。其實,相比道奇Viper SRT10超群的性能來說,它10萬美元左右的價格還算是挺平民化的了,美國富二代開一輛Viper SRT10肯定不費吹灰之力,撞爛了估計也不會心疼。
影片中登場的是2003年推出的第三代道奇Viper SRT10。相比第二代道奇Viper車型,第三代Viper將排量本已大得變態(tài)的8.0L一舉擴大至8.3L。這臺8.3L V10發(fā)動機有兩個調(diào)校版本,其中Roadster版,即敞篷版所采用的版本最大功率為370kW(503PS)、峰值扭矩712Nm;而硬頂Coupe版所采用的版本最大功率達到380kW(517PS)、峰值扭矩725Nm,可謂相當變態(tài)。而《速度與激情3》中那位打醬油的富二代開得是Roadster敞篷版,馬力小一點,但是妹子更容易上鉤。
有了超大排量發(fā)動機,性能自然有保證。其中Viper SRT10 Roadster 0-97km/h加速時間為3.9秒,極速305km/h;而Viper SRT10 Couper的0-97km/h加速時間進一步縮短為3.8秒,極速310km/h。作為一款10年前推出的跑車,這絕對達到超級跑車的性能水平。也難怪影片中那位富二代自認為開著這車就天下無敵了。
如今推出的已經(jīng)是第五代Viper了。直到現(xiàn)在,Viper依舊繼承大排量、前中置后驅(qū)的暴力設(shè)定。是一款物有所值的美式終極跑車。
● 那些值得一提的車型:
表面上看,EVO8并不是一款有著足夠存在感的作品;也不是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,只是若把7、8、9三代的EVO都看成是發(fā)展自第八代Lancer的高性能版本,那“大換代”的EVO7的意義不言而喻,而EV09由于新增MIVEC技術(shù)也算得上是里程碑,EVO8的“悲催”來得未免有點命中注定。
由于EVO7的引擎出力已經(jīng)達到了日本當時的法定上限206kW/280PS,因此EVO8只能在扭矩方面稍稍提升到390Nm算是交了功課。然而且不論2.0T有390Nm已經(jīng)很不錯了,大家可別忘記直到EVO10之前它們用的都是那臺老舊的4G63。
本來事情來到這都看似不甚明朗,但事實上,由于EVO8外觀方面擺脫了EVO7的“土氣”,而所搭載的4G63又是未經(jīng)MIVEC“染污”的純種血統(tǒng),因此它稱得上是最受改裝玩家及作坊歡迎的一代EVO(就別提什么EVO10科技高了,4B11T是全鋁的你敢壓榨么?),可見它被電影選中也并非毫無原因。
馬自達RX7
第三代(代號FD)馬自達RX7用“神話”二字來形容也不為過。它所搭載的13B渦輪增壓轉(zhuǎn)子引擎雖然排量僅1.3L,但后期版本的原廠實際出力(標稱出力當然是“和諧”的206kW/280PS)已經(jīng)輕松超過220kW/300PS,有不少改裝案例中更能拉出735kW/1000PS的驚人功率,讓所有的往復(fù)式引擎望塵莫及。可惜的是馬自達至今仍未能解決轉(zhuǎn)子引擎的磨損、油耗與排放問題,因此不但是RX7,甚至連已經(jīng)向環(huán)保妥協(xié)了的RX8也不得不停產(chǎn),目前轉(zhuǎn)子引擎也已經(jīng)暫別車壇。
得益于轉(zhuǎn)子引擎輕如鴻毛般的自重,讓采用FR前置后驅(qū)布局的RX7有著達到50:50“完美”比例車身配重及原廠就做到極致的超輕車重,這讓它在應(yīng)對各種彎道時能夠更加隨心所欲,至今仍是日系品牌中操控性能最好的車型之一,即使在今天我們也能夠在各種漂移比賽中看到它的身影。
轉(zhuǎn)子引擎有著如此之多的先天優(yōu)勢,RX7又擁有如此輝煌的車系歷史,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馬自達不可能真正放棄這兩者。事實上,馬自達已經(jīng)確認了旗下傳奇車型RX-7的復(fù)活計劃。據(jù)透露,由于環(huán)保原因,全新RX7之上搭載的將不再是經(jīng)典的13B引擎,取而代之的是五年前發(fā)布的16X引擎,排量1.6L,依舊是雙轉(zhuǎn)子設(shè)計,以自然吸氣的設(shè)定就能輸出約220kW(300PS)的最大功率。當然全新RX-7將不排除提供更大排量的渦輪增壓版本——這也是RX7繼任者敢于叫板GT-R的唯一堅定理由。
日產(chǎn)350Z貌似已經(jīng)在好幾部《速度與激情》里打過醬油了。在以日本為背景的《速度與激情3:東京漂移》中出場實在是正常不過,不如說沒出現(xiàn)才不正常。這款雙座高性能小跑車憑借可觀的性能、頗具小資情調(diào)的外觀以及不算貴的售價在許多國家地區(qū)受到追捧(當然了,我朝除外)。
顧名思義,日產(chǎn)350Z搭載的是一款3.5L發(fā)動機,具體為V6自然吸氣機型。早期的350Z搭載的是VQ35DE機型,后來用上了更高性能的VQ35HR機型。其最大功率為228kW(310PS)、峰值扭矩為363Nm。動力本身就已不錯的350Z還具有不錯的改裝潛力,也算是街車里的戰(zhàn)斗機了。如今日產(chǎn)350Z已經(jīng)被性能更強的370Z所取代。
而日產(chǎn)350Z在日本還一個更好聽的名字:日產(chǎn)Fairlay Z。公平女士,多給力……開玩笑啦,其實是“淑女、貴婦”之意。這種小跑車倒是很符合某些美眉的審美。國內(nèi)偶爾也能看見漂亮妹紙開著350Z,不過都是非正式渠道引進的,買給她們的“干爹”還是挺識貨的。
日產(chǎn)Silvia S15
即便是當GT-R還隸屬于Skyline車型的時候,它也并不是每個熱血小伙都能買得起的玩物,畢竟Skyline本身也已經(jīng)是日產(chǎn)旗下的中高級轎車了,性能以幾何倍數(shù)上升后的GT-R怎么也不會比原車便宜吧。而單單就日產(chǎn)這個品牌來看,真正能滿足幾乎每一位對競速有熱情的年輕人的,是旗下的入門級跑車:Silvia。
因為上面的原因,筆者甚至禁不住自己去猜測在《東京漂移》中韓之所以那么大方地把S15借給布萊恩去折騰也僅僅是因為這車便宜得連他都看不上眼了。Oh,順帶一說,電影中出現(xiàn)的是Silvia系列到目前為止的最后一款作品S15(也有“飛雞”這個昵稱),相比起前輩新車再一次增大了車身的尺寸,使S15的車身尺寸幾乎接近于中級車的尺寸。不過即便如此,經(jīng)過日產(chǎn)設(shè)計師的潤色,S15卻是全系列中最有跑車味道、線條最美的一代車型。
在S15之上,有SR20DE及SR20DET兩款引擎可選,它們之間的差別在于后者增加了一枚原廠渦輪——加上“原廠”二字是因為買這車的人估計也很少會不自己改渦輪的——而也正因為這樣,我們就集中關(guān)注SR20DET的參數(shù):通過改良進排氣的暢順度,SR20DET能夠輸出最大184kW/25PS的最大功率,相比前作S14有22kW/30PS的升級幅度,并首次匹配6MT變速箱,使原廠車就已經(jīng)能帶來非一般的駕駛樂趣與刺激體驗,大幅度改裝后就更叫人著迷了。
● 編輯總結(jié)
美系肌肉車與日系街跑尤其相似之處,例如兩者都多為一般乘用車產(chǎn)品線中的高性能版本,而兩者都不會在豪華配置上“浪費”金錢因而可以保持一個比較低廉的價格。不過相比起美系肌肉車,日系街跑更有種“一出廠就理應(yīng)被送去改裝”的意味,而往往其改裝潛力也是深不可測的,相當有趣。
>>點擊查看今日優(yōu)惠<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