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,賓利動力主管Rolf Frech如此回復筆者的“賓利恒久遠,混動過眼煙”觀點:“的確如此,賓利的DNA構造是一個整體,包括底盤、動力、材質(zhì)、工藝以及品牌故事。我們有充足的技術儲備為電驅動系統(tǒng)更新?lián)Q代,這不改變一臺賓利的靈魂;但大排量汽油引擎不能換,這是一臺賓利為什么叫賓利的緣由。”" />

亚洲偷自拍视频在线观看,一级a爱99做片观看免费,久久国产视屏,欧美国产在线视频大全,国产成年网站v片在线观看,免费A级毛片免费视频,人妻少妇满足中文字幕

上海車展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

2017-05-03 00:15:33 來源: PCauto 作者:黃恒樂
手機看
1V12的旭日與晚霞(01-05)回頂部

  【太平洋汽車網(wǎng) 汽車文化】當梅賽德斯-AMG的1.6T V6混動被認為是未來超跑的一扇窗,當道奇蝰蛇與其8.4L V10已成汽車博物館的一員,我們無法再為“大排量原教旨主義”提供更多的理論與非理論支持。

 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,賓利動力主管Rolf Frech如此回復筆者的“賓利恒久遠,混動過眼煙”觀點:“的確如此,賓利的DNA構造是一個整體,包括底盤、動力、材質(zhì)、工藝以及品牌故事。我們有充足的技術儲備為電驅動系統(tǒng)更新?lián)Q代,這不改變一臺賓利的靈魂;但大排量汽油引擎不能換,這是一臺賓利為什么叫賓利的緣由。”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

  下面,我們用10個小標題,描述一下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:

01) V12源于貪婪

  V12的起源并非工程學先驅們對聲振抑制與工藝難度有著一根筋的追求。反觀歷史,一切都是源于貪婪——對動力的貪婪,以及后來對財富與領土的貪婪。

  1889年,戴姆勒生產(chǎn)出世界上第一臺V型汽油機,距離第一臺汽油機僅僅過去4年時間。1903年,Léon Levavasseur把兩臺直列四缸機拼在一起,打造出世界上第一臺V8,裝在賽艇上。1904年,Putney Motor Works,一家動力研發(fā)機構,首創(chuàng)V12理念——將兩臺直列6缸汽油機以90°夾角拼裝,打造出一臺名為 "Craig-Dörwald"的V12動力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V12 Dörwald船用引擎 '1904

  當然,這臺機器排量高達18.4L,自重430kg,肯定不會用在汽車上。110kW(150PS)的輸出極值,在110多年前算是神作了,這臺V12被安排在船上工作,直至上世紀60年代末,最后一臺Craig-Dörwald引擎在香港的一個垃圾堆里被發(fā)現(xiàn)……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裝了三臺Liberty V12引擎的The White Triplex

  20世紀10-20年代,V12的動力優(yōu)勢被各方發(fā)掘:承受得起極大自重的賽艇運動,玩起了V12;Sunbeam牽頭把V12帶進了賽車圈(9L,150kW,1913年);法國雷諾與英國皇家空軍迅速嗅到了V12的威風氣焰,先后將其帶入軍工屆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Liberty L-12 (V12)航空引擎 '1917

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之中,V12引擎在航空事業(yè)上得到了極為廣泛的發(fā)展,同盟國與協(xié)約國均用V12武裝其主力戰(zhàn)斗機、轟炸機與齊柏林飛艇(德國土特產(chǎn)),雷諾、Sunbeam、戴姆勒、邁巴赫等等車企的V12都是這個時期揚名天下的。至于發(fā)戰(zhàn)爭財?shù)男麓箨懩沁,一代名機Liberty L-12,則由林肯、福特、別克等車企分別生產(chǎn)過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寶馬水冷V12航空引擎 '1926

  坑蒙拐騙的帝國主義在20年代撕逼完畢,30年代后期又繼續(xù)。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之中,V12引擎廣泛運用于坦克、運輸車輛、潛艇、水面艦船、各式戰(zhàn)斗飛機當中。其中,盛產(chǎn)V12的軸心國主心骨德國承擔起使命,戴姆勒-奔馳、容克、Argus、寶馬、邁巴赫等等名廠負責制造性能優(yōu)勢極為明顯的V12,追得盟軍滿街打滾;盟軍方面,蘇聯(lián)造了一部分不甚精湛的V12,而英國則有羅爾斯-羅伊斯出品的梅林引擎(裝備蘭卡斯特轟炸機等)、Allison出品的V-1710(裝備P-51野馬戰(zhàn)斗機等)為代表的杰作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P-51D的27L機械增壓V12引擎是二戰(zhàn)中的正義明星

  至此,V12主要用于非民用領域。二戰(zhàn)后,多種技術得到發(fā)展:柴油機的低扭強勁與低轉速易維護特性在蘇聯(lián)坦克中得到印證,軍用車輛與船舶的動力系統(tǒng)開始轉向柴油機序列;航空方面,德軍率先實用化的燃氣輪機技術被驗證為未來方向,在二戰(zhàn)中殺人無數(shù)的V12逐漸退入歷史后臺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勞斯萊斯幻影III 7.3L V12 '1926

  當然,戰(zhàn)前的民用V12還是有的,隨意列舉一些:底特律Packard自1916年啟用V12(首臺民用V12車型)、戴姆勒1926、凱迪拉克1931、林肯1932、勞斯萊斯1936。

 

02) V12結構是完美的

  增加活塞引擎的輸出很簡單,暴力地增大排量或者增大單位時間進氣量,解決了,糙活。增加活塞引擎的平順性,也是簡單的數(shù)學問題,4個缸是基數(shù),往上增,振動就更容易被抵消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寶馬的6缸/后驅/自吸,分幾步逐漸變成如今的3缸/前驅/增壓

  當然也不是缸數(shù)越多越好……起碼要配合四沖程特性和制造成本才能把問題說清楚。鑒于這里不是物理課,我們就直接說答案——直列6缸(L6)是細致度Refinement 、平順性Smoothness、動力性Performance的完美平衡,V型6缸(V6)和水平對置6缸(H6)次之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L6 X 2 = V12 ,simple math simple art

  L6能在內(nèi)部抵消端對端的振動,同時沒有側向的一級/二級振動,是物理與數(shù)學上的自我平衡典范。因此,由兩臺L6拼裝起來的V12,動力性能倍增,平順性也繼承了L6的血統(tǒng)。至于水平對置12缸(斯巴魯/法拉利為代表)和W型12缸(大眾集團用兩臺V6拼裝),缸數(shù)到位了,數(shù)理模型沒到位。很美,但不完美。

 

03) V12聲浪繞梁三日

 

04) 戰(zhàn)后V12的主流學派

  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劃分了如今歐洲的版圖,并劃分了不同動力系統(tǒng)的不同用途。對于V12而言,從坦克和飛機的引擎艙內(nèi)拆下來,放到賽道上,才是正路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法拉利250 GTO '1953-1964 全系3.0L V12,如今價值連城

  由于大老粗美國人更喜歡聲頻與振動更為粗獷(粗魯)的大V8,V12的制造要務最終還是落到了歐洲人身上,不過這也要等歐洲走過百廢待興的十余年。至于環(huán)太平洋地區(qū),向來不是豪華車的陣地,此時敬請完全忽略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捷豹E-Type V12 Fixed Head Coupe(Series III) '1971-74

  從戰(zhàn)后到如今,一直堅持V12的三個主流學派有法拉利、阿斯頓馬丁、蘭博基尼三家,當然捷豹曾經(jīng)也是V12大戶。

戰(zhàn)后V12一代名車簡章
阿斯頓馬丁DB7阿斯頓馬丁DB9阿斯頓馬丁One-77
寶馬50i/Ci/CSi寶馬50i/760i法拉利250
法拉利500 Superfast法拉利Enzo法拉利LaFerrari
捷豹E-Type V12捷豹XJ12 & XJ12C蘭博基尼Miura
蘭博基尼Countach蘭博基尼Murciélago瑪莎拉蒂MC12
邁巴赫57 & 62邁凱倫F1奔馳S600
奔馳CLK GTR AMG奔馳G65 AMG帕加尼Zonda

  在這大半個世紀里,V12引擎有了長足的發(fā)展。但除了法拉利、阿斯頓馬丁蘭博基尼三家視其為品牌靈魂之外,大部分的豪華/奢華廠商,諸如寶馬、奔馳、AMG、布加迪、林肯、瑪莎拉蒂之屬,從不是“非V12不可”的信徒。至于邁巴赫、勞斯萊斯之屬,產(chǎn)量實在太稀少了,且在賽場上并無過多豐功偉績,在此不表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邁巴赫G650 Landaulet ,底盤還是70年代末那套,只不過動力換成了最新6.0T V12雙渦輪。

  上表僅是一個簡略清單,不過依此我們也能看出V12并非超跑專屬,諸如奔馳S級(W140, W220, W221, W222)、寶馬7系(E32, E38, E65, F01)等等舒適走向的非奢華品牌轎車都用上了,老掉牙的G級也用G65 AMG作出了越野車屆的表率。

  以上視頻為邁凱倫F1打破量產(chǎn)車極速記錄的過程,7分鐘,無中英字幕。邁凱倫F1是全球首臺使用碳纖維一體式車架的量產(chǎn)車,搭載寶馬6.1L V12自然吸氣引擎,627PS,自吸量產(chǎn)車的極速記錄保持了19年。更多資訊,點擊筆者同事陳勝博老師所著《邁凱輪F1傳奇史》了解。

 

05) 日本人也造過V12

  作為如今環(huán)太平洋地區(qū)唯一一家能造大型豪華轎車(雷克薩斯LS五代)的企業(yè),豐田是整個片區(qū)的汽車制造業(yè)領頭羊,無論從技術領先程度、品質(zhì)口碑還是產(chǎn)銷量來看都是如此。豐田旗艦雷克薩斯LS一直是V8(最近換成V6渦輪),那V12從何而來?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第二代豐田世紀,V12只有280PS,車價比同時期LS460貴10%左右

  其實,豐田也做過類似大眾輝騰那樣的傻事。豐田1967年發(fā)布了第一代豐田世紀(Century),1997年換代并引入豐田家族首款也是至今最后一款V12引擎,型號1GZ-FE,最大功率280PS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豐田V12僅此一代,幾無好評,純屬多余。此V12與二代世紀一同在2016年10月停產(chǎn)。

  作為參考,如今國內(nèi)現(xiàn)售某美系豪華車坐擁279PS(四缸渦輪),折后凈車價只需23萬多起跳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本田RA121E型V12賽車引擎,1991賽季

  至于本田,V12研發(fā)得更早,不過全數(shù)用于賽車事業(yè)。如今包括本田和謳歌在內(nèi)的所有在售車型,頂配都只是V6,包括超跑NSX。在F1賽場上,1964-1968賽季,本田1.5L V12與3.0L V12引擎共幫助車隊獲得40多個積分,車隊排名最高第四。1989–1994賽季V12時代,邁凱輪-本田車隊獲得1991賽季F1車隊總冠軍,上圖便是功勛引擎RA121E型。一號車手名字叫Ayrton Senna,埃爾頓·塞納。

  除此之外,日產(chǎn)也在60-70年代生產(chǎn)過一批V12汽油機,不過僅僅用于賽車事業(yè),與本田相似。

2V12的旭日與晚霞(06-10)回頂部

06) F1的V12黃金年代

  既然說到了賽車,就不得不提F1的V12黃金年代:1989–1994賽季,排量3.5L,自吸設定。

  渦輪被取消的第一年,1989,V8與V10稱霸領獎臺;1990,法拉利V12完虐全場,V12風潮異軍突起;1991剛剛說過,邁凱輪-本田車隊奪冠,用的V12;接下來的三年屬于威廉姆斯-雷諾車隊的V10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邁凱輪底盤、本田V12引擎、萬寶路香煙廣告、巴西車神(1號車手塞納),多美妙的時代

  1995–1999賽季,排量削減至3.0L,依然自吸。從工程學上來看,V12不利于高效輸出,不過還是有車廠出V12(比如一根筋的法拉利),只是賽績的確不咋滴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法拉利1995賽季仍在使用的V12引擎,廠商第三

  F1經(jīng)歷了70年代的發(fā)展和80年代高潮之后,在90年代F1進入技術與規(guī)則的成熟時代。舉個例子,本田RA121-E自然吸氣3.5L V12引擎,超過720PS輸出,升功率超過200PS,是引擎技術發(fā)展的一個不算小的里程碑。此外,牽引力控制系統(tǒng)、主動懸掛、CVT無級變速箱、更為先進的輪胎工藝、更安全的車艙設計(塞納之死引發(fā)了F1安全性的極大改進)等等,都為這個時代的F1增添了光彩。過于冗長,在此不表。

 

07) 奧迪曾造柴油V12

  你可別說,大眾集團也真造過民用V12,蘭博基尼不計入內(nèi)的話,就剩奧迪的V12了,不過是喝柴油的。在奧迪quattro性能部門的促成下,一臺技術源自奧迪R15 TDI勒芒賽車的大眾TDI引擎——準確來說是V6加長版TDI引擎,武裝到Q7 V12 TDI quattro之上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奧迪Q7 V12 TDI quattro '2009-2012

  這臺V12柴油機什么都是正路貨:60°夾角、鑄鐵缸體、先進的高壓共軌噴射、雙頂置凸輪軸、雙渦輪增壓、368kW(500PS)、1000Nm……然而生而平順的V12遇上野蠻的柴油,怎么看都是旁門左道。2012年停產(chǎn),沒回頭客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奧迪Q7 V12 TDI quattro '2009-2012

  曾在2012年,我們就報道過勞斯萊斯打算推出V12柴油車型的新聞(當然,讀者們認為這是“傳言”或者“瞎掰”)。根據(jù)外媒報道,當時勞斯萊斯收到很多客戶反饋,大意差不多都是“吵雜的柴油勞斯萊斯,跟無聲的電動勞斯萊斯一樣,智商正常的都不會買”。

  那么,V12柴油引擎都滅絕了嗎?非也。船舶與鐵路運輸業(yè),都還在用,最大功率數(shù)千kW、自重半噸的大機器,這種玩意日產(chǎn)汽車也生產(chǎn)過。再比如英國的挑戰(zhàn)者2主戰(zhàn)坦克,也在繼續(xù)玩V12。

 

08) 電動機為V12帶來一次“石英危機”

  有人說渦輪增壓是V12逐漸消逝的始作俑者,其實不然。畢竟V12依然可以閉缸、可以增壓、可以直噴、可以裝可變截面渦輪……任何合理的現(xiàn)代化改造都能換發(fā)V12的第二春和第三春,但奔馳/寶馬/勞斯萊斯/阿斯頓馬丁/賓利等等車企卻在埋頭研發(fā)電驅動系統(tǒng)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大眾四缸機可以擁有這么多新技術,老V12們自愧不如

  V12并非技術落伍的老古董,但電驅動卻是一場影響深遠的驅動革命——正如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石英革命那樣,一個成本更廉價、制造更簡單、維護更便捷、性能更強悍(這個才是重點)的解決方案得到量產(chǎn),機械表的沒落也就不遠了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奧迪R8 e-tron純電動超跑被驗證為廢物,上市一年還沒賣出第100臺,直接停產(chǎn)

  電驅動方案的動力單元體積超小、扭矩提升極快,如果電池瓶頸(石墨烯電池)和發(fā)電瓶頸(核聚變發(fā)電)得到突破,別說V12了,就連L4渦輪機都要成為渣渣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LaFerrari賣價一路炒高,電池衰減之后不知道還值錢不,換一套得多少錢呢

  在電池與發(fā)電瓶頸未突破之前,如今最可靠的過渡技術應該是混合動力。以豐田普銳斯為代表的節(jié)能走向混合動力,以法拉利LaFerrari為代表的性能走向混合動力,都是可圈可點的。在某種意義上,LaFerrari真的有點像精工Spring Drive機芯,機械儲能(舊時代的V12引擎提供恒久靈魂),石英走時(新時代的電動機提供精準而迅猛的輔助),各取所長。

 

09) 812 Superfast成法拉利V12絕唱?

  法拉利812 Superfast是F12 berlinetta的繼任者,預計也是車名仍有“12”數(shù)字的最后一臺法拉利公路車,當然這也只是傳聞而已。法拉利的精神,在812 Superfast之上得到極佳的傳承。想想看,新推出超跑都在減小排量、加裝渦輪,似乎只有法拉利的V12車型還在堅持自吸。那些環(huán)保分子估計又要跳出來抗議了,在他們眼里這臺車就是一個魔鬼,每踩一腳油門便可能會導致地球上一個物種的滅絕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法拉利812 Superfast所代表的價值觀,即是法拉利的靈魂

   800PS的動力,V12引擎,3秒內(nèi)破百,這三樣與法拉利旗艦超跑LaFerrari相同,前兩樣便是812的名字由來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這枚800PS的6.5L V12自吸引擎雖說不是工程學的巔峰,卻也算得上一個里程碑

  法拉利以其V12引擎聞名于世,由工程師Gioacchino Colombo設計的Colombo V12引擎可以說是法拉利的命脈。該引擎的歷史從1947年的第一臺法拉利一直延續(xù)到80年代,中間不斷經(jīng)歷調(diào)整和更改,是法拉利歷史上最有名的引擎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法拉利賽車引擎是民用車的技術指引,至于民用車,坦白說就是撈錢補貼賽車業(yè)務的副職罷了

  至于另一臺名機,就要數(shù)Lampredi V12引擎。Lampredi V12是出了名的保養(yǎng)維修昂貴,產(chǎn)量極少,懂修的技師也是鳳毛麟角,維修過程如噩夢一般。但是Lampredi發(fā)動機在大排量設定下,一旦調(diào)校完美,使用起來是一臺非常平順而又充滿扭矩的樂趣機器。關于法拉利V12的更多史料,敬請點擊筆者同事謝鵬的《“超級快”不夠逼格?法拉利都用60年了》細細品鑒。

  那么,812 Superfast真的會成為法拉利V12絕唱嗎?大概不會。

 

10) 還會有品牌守衛(wèi)V12的靈魂

  繼續(xù)守衛(wèi)民用V12靈魂的品牌,或許真的不多了,其中就包括我國一汽紅旗。下圖這臺紅旗L5,搭載型號為CA12GV60-01的國產(chǎn)6.0L V12汽油自吸引擎,300kW(408PS)輸出極值基本沒啥看頭,500萬的自信售價讓幻影、曜影、魅影嚇得沒影了。雖然性能參數(shù)落伍,雖然據(jù)稱一汽買了豐田那套窩囊廢的V12技術,但咱們中國人還是把量產(chǎn)型V12研發(fā)出來了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紅旗L5,搭載國產(chǎn)V12引擎

  環(huán)看地球一周,神秘的東方力量中就剩中國還在產(chǎn)V12,澳洲和北美洲大老粗們喜歡廉價大V8,南美洲喜歡雙燃料L4與甘蔗乙醇,英國還有勞斯萊斯和阿斯頓馬丁的一眾V12超跑撐場面(賓利只用大V8與W12),意大利蘭博基尼堅持用汽油自吸V12打造旗艦,德國戴姆勒在可見的未來還不會棄用V12(畢竟旗下還有個品牌叫邁巴赫),寶馬喊了多少次不想要V12了結果只說不做(M760Li還借勞斯萊斯V12一用)。剩下的就是帕加尼之類的無法自產(chǎn)引擎的“組裝廠”,就不再展開了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阿斯頓馬丁Valkyrie女武神,7.0L V12配電動機,約1014PS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 Aventador S已經(jīng)用6.5L V12挖掘出750PS

 

● 編者結語:

  誕生一百余年,V12生命周期的前段沾滿血跡,并不光輝;退出軍用舞臺之后大放異彩,以獨特的動力輸出、平順結構和銷魂聲線,成為頂級民用車與某些頂級賽事的動力標配。

競相滅絕:V12的光輝印記與最后時光

  但我們又很難找出繞梁三日的辭藻去詠嘆V12的光輝歲月與最后時光,畢竟它離“柴米油鹽醬醋茶”有點遠,離“琴棋書畫詩酒花”過于近。我們不必刻意揣測V12在此次“石英危機”中是否能幸存,畢竟歷史本來就是回旋式發(fā)展的一個循環(huán)——1897年的倫敦出租車進入電動車時代,120年后,歷史重演了。

(圖/文:太平洋汽車網(wǎng) 黃恒樂)

>>點擊查看今日優(yōu)惠<<

    本文作者

    黃恒樂(副主編)

    愛機械、愛Dota、也愛97#汽油;典型工科悶騷偽技術宅,暴曬過少,長得像90后并非我的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