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要熱車的。92#.95#.98#汽油最大的區(qū)別是它們含有的異辛烷數(shù)量不同,抗爆性不同。98#95號油具有更高的抗爆性,意思是它越不容易燃燒,自燃點高,燃燒需要更高的壓力和溫度,適合更高壓縮比的車輛。92號則相反,很容易燃燒,自燃點低,需求較低的壓力和溫度,適合壓縮比小的車。當然有說法根據(jù)壓縮比加多少號汽油。壓縮比越大,混合氣被壓縮的越厲害,壓縮后的溫度也越高,汽油氣化更完全,燃燒更好,能夠極短的時間內釋放出更多的能量,車輛的性能也越好。因此現(xiàn)在的車都在提高壓縮比,就為了盡可能大的壓榨發(fā)動機,讓其發(fā)揮更高的性能。壓縮比提高就需要用抗爆性好的高標號汽油,若是用了低標號,因為其壓力大溫度高,低標號又容易燃燒,就會出現(xiàn)爆震。若是低壓縮比車用了高標號汽油,會因為其壓力和溫度達不到,導致燃燒滯后,燃燒不完全,造成能量損失。原則上壓縮比在10以下的車需要加92號油,10以上的車需要加95號油,但現(xiàn)在廠家利用技術手段,經(jīng)過調校,很多車10以上也能加92號油,因為這樣更有利于市場競爭。為什么有些人會覺得廠家建議加92的,加了95的反而感覺更有勁,油耗更低,因為該車壓縮比很高,雖然調校后可以加92,但其還是更適合95,不過這種情況并不是很多,那么自己的車需要加多少號的油,不能單看壓縮比,因為還有廠家的調校。就看油箱蓋的建議就可以了。寫著加95號油,那就加95就可以了,不要加92。寫著加92及以上汽油,那就加92,因為有以上二字,所以加95跟98也沒問題,只是要花更多錢,效果不一定會好很多。先說一下發(fā)動機機油在發(fā)動機內的功能1潤滑:能使其部件減低磨損運轉流暢.2,清洗:能使磨損下來的雜質,順利流入發(fā)動機底部,再經(jīng)油濾往關鍵部位,輸送較干凈的機油.3.冷卻:.幫助水冷卻系統(tǒng)與排氣系統(tǒng),讓發(fā)動機部件處于一個可控的溫度范圍內.4.密封:.能使燃燒室及其它需密封的部位不至于串氣,串水,串油.5.抗氧化與腐蝕.縱觀以上特性,大家可看出正確的選擇與使用合適機油的重要性.但機油還有一特性,那就是遇冷變稠,遇熱變稀.這一特性至今沒有得到解決的方法,各機油生產(chǎn)廠商只好把機油添加部分物質,做出適合在各溫度要求的各種級別之機油,來滿足車輛因氣溫與用途不同選擇.稀的機油雖在低溫表現(xiàn)優(yōu)異,但在高溫與劇烈駕駛就達不到要求了,稠的雖在劇烈駕駛與高溫表現(xiàn)較好,但中低速會使齒輪與軸承阻力過大以及低溫不易起動的缺點.在國內我們家庭用車,大多采用中性.近似與四季通用的機油.如5W30.5W40.0W30與0W40等,這些機油雖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,冬季順利起動車輛,但在冬季起動后粘度還是過大了點,這就需要預熱機油來讓其達到全方位的起保護條件.因而在高端車型都加配機油預熱裝置.由此可見機油必須預熱,從而達到對車起保護作用與延緩磨損的重要舉措.眾所周知車在停泊一夜后,原本粘在各運動部件上的機油大部分會流入發(fā)動機底部,只有少許的存油在上,基本起不到作用,起動車時,會使瞬間部件有較大的磨損,這是不可避免的.但在起動后,機油泵會隨即加力,將機油導入最為重要的部位上,如這時氣溫較低導致機油黏度過大,會使機油流量變小,只是勉強維持怠速條件下的工況而已.這時如立即行駛.許多部位在荷重的狀態(tài)下.因得不到機油潤滑與清潔,定會加劇磨損.這是不可取的.有人說.我熱半分鐘或一分鐘,再慢開,我個人認為,那時就機油來說,潤滑系統(tǒng)還是不夠的,因形不成油膜保護部件.怠速與慢行雖都有磨損,還是轉速較低且不帶負荷的怠速產(chǎn)生之磨損小其許多.如你是環(huán)保人士或為趕時間與節(jié)油,寧可冒點磨損與動力衰退甚至故障之風險,也是未嘗不可的.真正的要達到全方位機油保護,可以講北方冬季五分鐘都不夠的,但多熱幾分鐘的磨損比那只熱一分鐘的,會少很多.因最起碼多熱的,已擁有部分齒輪飛濺機油油膜的保護.望大家明鑒.許多車友在熱車問題上只知機油要熱,卻忽略了整個發(fā)動機都需預熱的關鍵所在,大家都知發(fā)動機的最佳工況是在達到一定溫度后,才會發(fā)揮的,低或高都使車受損,發(fā)動機在生產(chǎn)過程中,充分考慮了熱脹冷縮的原理,部件設計大多按熱漲之尺度加工的,因此在冷縮的狀態(tài)下,應逐步緩和的使發(fā)動機整體慢慢升溫,切忌帶負荷行駛,令發(fā)動機一部分驟熱,從而導致部件變形,滲漏與磨損.但長時間熱車也不可取,易使部分部件散熱不佳.加快老化的,這就是雪獅在五冬六夏早上或停車幾小時后的熱車理由.大家要問,到底熱多長時間為好啊?筆者認為審時度勢吧,我就認準了這平常的三分鐘,零下十幾度的五分鐘以內啦,用此法我擁有過的六輛摩托與夏利車,到賣掉時都馬力不減,動力充沛,聲音悅耳,還有一點,都不滲油.最后說一下,積不積碳不關怠不怠速問題.積碳取決在油質與你車的工況上,只要使用合適的燃油與合理的駕駛方式,雖都會產(chǎn)生積碳,但微乎其微,學會該快則快,當慢則慢吧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