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這是我的推斷,不過基本八九不離十,因為國內特供這四個字已經告訴我們了,所謂國內特供是經過包裝的說法,這四個字并不是說中國消費者受到了特殊待遇,它反而是一種劣勢,它說白了就是國內公司利用自己現有的,包括合資公司之前已經授權給中方公司的平臺和資源,自己打造出來的掛著合資品牌的國產車型,當然這其中合資公司也可能幫了一部分微不足道的小忙,但是沒有合資公司大規(guī)模的技術支持,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合資公司開發(fā)的車型,更和合資公司的全球戰(zhàn)略不沾邊,正因為是中方自己搞的,所以這個車型不可能往其他國家賣,只能向國內特供。那么印證到大指揮官身上,它就是廣汽用現款自由光的平臺拉皮出來的,因為國內能造出大指揮官這么大車型的平臺,除了現款自由光的平臺沒有其他的,新平臺乃至合資公司的國外平臺那是不可能給你用的,但凡能用,那造出來肯定是菲克的全球車型,而不是什么國產特供,國內公司想要自己鼓搗車型,只能用現有資源自己搞定。當然這個重點不在于拉皮不拉皮,大眾朗逸也是拉皮出來的,但是銷量和質量都不錯,這得看中方公司的水平和車型的大小,緊湊級別國內的水平現在已經不錯了,但是像大指揮官這樣的7座SUV車型,你看很多實力很強的自主品牌,至今都沒有推出大7座車型,他們不是弄不出來,而是國內造大車的水平整體不好,弄出來效果不好,既砸牌子又賣不動,索性不弄。所以很多人都說從配置上看,大指揮官的價格并不是明顯的貴,但是要知道價格貴不貴并不是光看配置,還得看出身,就算大指揮官把多出來的配置扔掉,把價格降到與漢蘭達完全相同的水平,大指揮官還是貴的。